專任師資
彭獻生 助理教授
姓名:
彭獻生
職稱:
助理教授
研究室:
懷恩樓804-2室
分機:
02-29313416 #2434
信箱:
hspeng@cute.edu.tw
學歷:
國立中興大學土木工程學系 博士
專長:
結構材料
經歷:
財團法人臺灣營建研究院 副研究員
萬能科技大學室內設計與營建科技系 助理教授
中國科技大學結構物安全與防災中心 副研究員
國立中興大學土木工程學系 專任研究員
根基營造(股)有限公司 主任工程師、高級專員
財團法人台灣建築中心 正工程師
教授課程:
工程力學、結構物修復與補強實務、永續環境研究方法、安全與防災科技
研究領域:
土木建築工程、工程碳管理 、綠營建材料、結構工程 、混凝土工學
主要著作 Publications
【學位論文】
「弱相粒料混凝土之性質研究」, 國立立中興大學博士論文
「波索蘭材料對再生混凝土強度及工作性之影響」, 國立立中興大學碩士論文
【期刊論文】
Chung-Hao Wu, Hsien-Sheng Peng, and Chen-Chieh Liao, “Effects of elevated temperature exposure on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recycled fine aggregate concrete,” Journal of the Chinese Institute of Engineers, Vol. 47, No. 4, pp. 359-368, Apr 2024. (SCI, EI)
Chung-Hao Wu, Hsien-Sheng Peng, and How-Ji Chen, “Using Harbor Sediment to Produce Controlled Low-strength Materials,” Lecture Notes in Civil Engineering, 2024. (accepted, EI)
朱奕嘉、連立川、陳威達、洪偉豪、彭獻生,「實景資訊建立逆向工程BIM模型之研究」,營建知訊,第490期,第59-71頁,2023年11月。
Chung-Hao Wu, Hsien-Sheng Peng, and How-Ji Chen, “Research on the Feasibility of Concrete Incorporating Water Purification Sludge,” Materials Science Forum, Vol. 1005, pp. 47-56, August 2020. (EI)
Min-Yuan Cheng, Hsien-Sheng Peng, Chih-Min Huang, and Ching-Hsin Chen, “KM-Oriented 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 for Construction Firm,” Automation in Construction, Vol. 21, No. 1, pp. 32-45, January 2012. (SCI, EI, IF = 1.372, Rank: 8/49)
How-Ji Chen, Chao-Wei Tang, and Hsien-Sheng Peng, “Feasibility of utilizing oven-drying test to estimate durability performance of concrete,” Computers and Concrete, Vol. 8, No. 4, pp. 389-399, August 2011. (SCI, EI, IF = 0.441, Rank: 31/49)
Hsien-Sheng Peng, How-Ji Chen, Chao-Wei Tang, and Yu-Ping Chen, “Fire Performance and Thermal Insulation of Reinforced Lightweight Aggregate Concrete,” 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 Vols. 287-290 (2011), pp. 1065-1069, July 2011. (EI)
Min-Yuan Cheng, Hsien-Sheng Peng, Yu-Wei Wu, and Yi-Hung Liao, “Decision making for contractor insurance deductible using the evolutionary support vector machines inference model,” 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 Vol. 38, No. 6, pp. 6547-6555, June 2011. (SCI, EI, IF = 2.908, Rank: 3/73)
Min-Yuan Cheng, Hsien-Sheng Peng, Yu-Wei Wu, and Te-Lin Chen, “Estimate at Completion for construction projects using Evolutionary Support Vector Machine Inference Model,” Automation in Construction, Vol. 19, No. 5, pp. 619-629, August 2010. (SCI, EI, IF = 1.372, Rank: 8/49)
Hsien-Sheng Peng, How-Ji Chen, Chao-Wei Tang, and Huang-Hsing Pan, “Use of Waste Bricks and Tiles as a Pozzolan-like Material in Concrete,” ACI Special Publications, SP-242, pp. 447-461, May 2007. (EI)
陳豪吉、彭獻生,「廢棄混凝土於公共工程之應用」,土木水利,第三十三卷,第三期,第52-65頁,95年6月。
林政毅、宋文沛、彭献生,「轻集料混凝土砌块(砖)品质评估方法」,建筑砌块与砌块建筑,2006年第3期(总第141期),第40-44页,2006年5月。
彭献生、陈豪吉、许兹荣,「低压灌浆工艺成型轻集料混凝土空心砌块的研究」,建筑砌块与砌块建筑,2005年第3期(总第135期),第45-50页,2005年5月。
顏聰、彭獻生、許茲榮,「以低壓灌漿工法產製輕質混凝土空心磚」,輕質骨材混凝土,第二期,第24-28頁,94年1月。
How-Ji Chen, Hsien-Sheng Peng, and Yi-Feng Chen, “Numerical Analysis of Shrinkage Stresses in Mass Concrete,” Journal of the Chinese Institute of Engineers, Vol. 27, No. 3, pp. 357-365, May 2004. (SCI, EI)
陈豪吉、林建国、彭献生,「超轻量混凝土的配比及性质」,中国科技发展经典文库,2004卷,下集,第1076-1079页,中国言实出版社,2004年4月。
陳豪吉、彭獻生,「再生粒料混凝土之配比、性質及應用案例」,台灣區預拌混凝土工業同業公會會刊,第十五期,第36-42頁,93年1月。
陳豪吉、張明添、彭獻生,「超輕量混凝土牆版之產製技術」,輕質骨材混凝土,第一期,第42-55頁,93年1月。
陳豪吉、彭獻生、許書王,「再生混凝土力學性質之探討」,中國土木水利工程學刊,第十五卷,第四期,第869-876頁,92年12月。(EI)
彭獻生、陳豪吉、顏聰,「以飛灰及爐石改善再生混凝土之工程性質」,興大工程學刊,第十四卷,第三期,第211-218頁,92年11月。
陳豪吉、彭獻生、顏聰、王順元,「水庫淤泥添加料對輕質骨材燒製特性影響之研究」,興大工程學刊,第十四卷,第二期,第107-114頁,92年7月。
陳豪吉、彭獻生、楊宗岳,「營建廢棄物再生粒料應用於公路工程之可行性探討」,臺灣公路工程,第二十九卷,第九期,第2-15頁,92年3月。
【研討會論文】
Chung-Hao Wu, Hsien-Sheng Peng, and How-Ji Chen, “Using Harbor Sediment to Produce Controlled Low-strength Materials,” 9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ivil Engineering and Materials Science, 3-5 July 2024, Singapore.
Chung-Hao Wu, Hsien-Sheng Peng, and How-Ji Chen, “Research on Feasibility of Concrete Incorporating Water Purification Sludge,” 2019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6-28 December 2019, Kyoto, Japan.
Hsien-Sheng Peng, How-Ji Chen, Chao-Wei Tang, and Yu-Ping Chen, “Fire Performance and Thermal Insulation of Reinforced Lightweight Aggregate Concret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d Engineering Materials and Technology, 29-31 July 2011, Sanya, China.
Min-Yuan Cheng, Hsien-Sheng Peng, Chih-Min Huang, and Yu-Han Chang, “Establishing the KM-Oriented BPR Model for Construction Firm - A Case Study,” 27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Automation and Robotics in Construction, pp. 617-626, 25-27 June 2010, Bratislava, Slovakia.
Hsien-Sheng Peng, How-Ji Chen, Te-Hung Liu, and Tsung-Yueh Yang, “The Manufacturing Technique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High Pressure Grouting Concrete,” 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nstruction Materials: Performance, Innovations and Structural Implications, pp. 558-565, 24-26 August 2009, Nagoya, Japan.
郑安顺、彭献生、林建国,「轻质骨材含水状态对混凝土过渡区微观性质之影响」,第三届海峡两岸轻骨料混凝土产制与应用技术研讨会,pp. 255-265,9-11 September 2008,乌鲁木齐,China。
Chung-Ho Huang, Hsien-Sheng Peng, Cheng-Yi Lin, and Tzong-Yueh Yang, “Production of Sintered Fine Sediment Lightweight Aggregate,” ASCE 2008 Structures Congress, Paper No. 315, 24-26 April 2008, Vancouver, Canada.
How-Ji Chen, Hsien-Sheng Peng, and Te-Hung Liu, “Influence of Aggregate Gradation on the Engineering Properties of Lightweight Aggregate Concrete,” 4th International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nd Construction Conference, 26-28 September 2007, Melbourne, Australia.
Hsien-Sheng Peng, How-Ji Chen, Chao-Wei Tang, and Huang-Hsing Pan, “Use of Waste Bricks and Tiles as a Pozzolan-like Material in Concrete,” 9th CANMET/ACI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Fly Ash, Silica Fume, Slag and Natural Pozzolans in Concrete, pp. 447-461, 20-25 May 2007, Warsaw, Poland. (國科會補助)
彭献生、杨宗岳、陈豪吉,「预铸轻质混凝土砖之新工法开发」,第二届海峡两岸轻骨料混凝土产制与应用技术研讨会,pp. 235-243,1-4 November 2006,Yichang,China。
Hsien-Sheng Peng, How-Ji Chen, and Chao-Wei Tang, “Estimating Concrete Durability by the Drying Test,” 10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s in Cement and Concrete - Sustainability, pp. 265-269, 2-7 July 2006, Davos, Switzerland. (教育部補助)
Hsien-Sheng Peng, How-Ji Chen, Cheng-I Lin, and Tzong-Yueh Yang, “Use of Recycled Fine Aggregate to Replace Part of Natural Sand and Cemen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ncrete and Reinforced Concrete - Development Trends, Vol. 5, pp. 282-287, 5-9 September 2005, Moscow, Russia.
Wen-Po Tsai, How-Ji Chen, Hsien-Sheng Peng, and Chung-Ho Huang, “Research on the Engineering Properties of Self-Compacting Concret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ncrete and Reinforced Concrete - Development Trends, Vol. 3, pp. 192-197, 5-9 September 2005, Moscow, Russia.
Hsien-Sheng Peng, How-Ji Chen, Cheng-I Lin, and Wen-Po Tsai, “Effect of Recycled Aggregate Compositions on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Concrete,” International fib Symposium - Keep Concrete Attractive, pp. 933-938, 23-25 May 2005, Budapest, Hungary.
How-Ji Chen, Hsien-Sheng Peng, Chiang-Pi Hsiao, and Hsiang-Hai Yeh, “The Manufacturing Techniques and Engineering Properties of Hollow Lightweight Aggregate Concrete Block,” International fib Symposium - Keep Concrete Attractive, pp. 961-966, 23-25 May 2005, Budapest, Hungary.
Chien-Kuo Lin, How-Ji Chen, Hsien-Sheng Peng, and Tzong-Yueh Yang, “Properties of Self-Compacting Lightweight Concrete,” International fib Symposium - Keep Concrete Attractive, pp. 945-950, 23-25 May 2005, Budapest, Hungary.
彭献生、颜聪、许兹荣,「以低压灌浆工法产制轻质混凝土空心砖」,第一届海峡两岸轻骨料混凝土产制与应用技术研讨会,pp. 166-173,1-4 November 2004,Nanjing,China。
林建国、彭献生、陈胤成,「轻质骨材自充填混凝土之研究」,第一届海峡两岸轻骨料混凝土产制与应用技术研讨会,pp. 312-318,1-4 November 2004,Nanjing,China。
Hsien-Sheng Peng, How-Ji Chen, and Cheng-I Lin, “Lightweight Concrete Blocks Produced by Grouting Method,” 7th Australasian Masonry Conference, pp. 492-501, 13-16 July 2004, Newcastle, Australia. (教育部補助)
彭献生、陈豪吉、陈胤成、林建国,「轻质自充填混凝土之性质研究」,第五届高强与高性能混凝土学术讨论会,pp. 137-144,26-29 April 2004,Qingdao,China。
Tsong Yen, How-Ji Chen, Yue-Lin Huang, and Hsien-Sheng Peng, “Production of Sintered Fine Sediment Lightweight Aggregate,” Joint Taiwan-Canada Workshop on Construction Technologies, pp. 11-16, 26-27 April 2004, Taipei, Taiwan.
Tsong Yen, Hsien-Sheng Peng, and How-Ji Chen, “Durability and Engineering Properties of Recycled Aggregate Concrete,” Fifth Alexandria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tructural and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Vol. 1, pp. MT73-MT81, 20-22 December 2003, Alexandria, Egypt.
Hsien-Sheng Peng, How-Ji Chen, and Tsong Yen, “Strength and Workability of Recycled Aggregate Concrete,” Composites in Constructio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pp. 209-213, 16-19 September 2003, Cosenza, Italy. (教育部補助)
How-Ji Chen, Jian-Guo Lin, and Hsien-Sheng Peng, “Properties of No-fine Lightweight Aggregate Concrete,” Composites in Constructio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pp. 121-126, 16-19 September 2003, Cosenza, Italy.
How-Ji Chen, Yi-Feng Chen, and Hsien-Sheng Peng, “Numerical Prediction of Shrinkage Behavior of Mass Concrete,” The Seco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s in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nd Mechanics, Paper No. W2E, 21-23 August 2002, Busan, Korea.
彭献生、陈豪吉、颜聪,「再生混凝土强度性质之探讨」,新世纪海峡两岸高性能混凝土研究与应用学术会议,pp. 115-120,30 June-2 July 2002,Shanghai,China。
陈豪吉、林建国、彭献生,「超轻量混凝土之配比及性质」,新世纪海峡两岸高性能混凝土研究与应用学术会议,pp. 121-127,30 June-2 July 2002,Shanghai,China
李宜蓁、吳崇豪、彭獻生,「 利用微生物礦化再生細粒料封存二氧化碳之可行性」,第17屆結構工程研討會及第7屆地震工程研討會,論文編號49,台中市,113年8月28-30日。
陳永傑、彭獻生、陳豪吉,「水庫淤泥輕質粒料作為海域結構物構築材料之可行性探討」,台灣混凝土學會2023年混凝土工程研討會,論文編號H-06,台北市,112年12月1-2日。
郭呈彰、彭獻生、陳豪吉,「水庫淤泥輕質粒料混凝土之耐久性評估」,台灣混凝土學會2023年混凝土工程研討會,論文編號H-07,台北市,112年12月1-2日。
連立川、彭獻生、陳亞堂,「配合工程進度BIM勞工安全模型宣導動畫應用」,第27屆營建工程與管理學術研討會暨國際會議,論文編號43,新竹市,112年7月13日。
連立川、彭獻生、陳宇薇,「分層分系統與基準點輔助施工圖紙視覺化應用」,第27屆營建工程與管理學術研討會暨國際會議,論文編號44,新竹市,112年7月13日。
劉芸甄、彭獻生、于小姸,「全球氣候變遷下國內外營建業減碳策略之探討」,2023工程永續與土木防災研討會,論文編號D1-3,高雄市,112年6月16日。
彭獻生、連立川,「以BIM輔助建築工程主要工項數量估算之探討」,第16屆結構工程研討會及第6屆地震工程研討會,論文編號12831,新北市,111年8月24-26日。
陳豪吉、彭獻生、吳崇豪、陳明輝,「北港溪及八掌溪水系砂石之工程應用分析」,第16屆結構工程研討會及第6屆地震工程研討會,論文編號13054,新北市,111年8月24-26日。
彭獻生、陳豪吉、吳崇豪,「轉爐石應用於軟弱浚泥固化之可行性研究」,台灣混凝土學會2021年混凝土工程研討會,論文編號49,高雄市,110年11月18-19日。
蕭興臺、彭獻生、林國禎、趙晉緯、司艾珊、余偲佑、周佳瑩,「無收縮水泥砂漿添加海菜粉之黏著強度研究」,台灣混凝土學會2021年混凝土工程研討會,論文編號50,高雄市,110年11月18-19日。
吳崇豪、紀茂傑、彭獻生、許政文,「廢輪胎橡膠骨材混凝土力學性質研究」,台灣混凝土學會2021年混凝土工程研討會,論文編號108,高雄市,110年11月18-19日。
林佑任、彭獻生、詹清淵、陳君璽,「棧橋式碼頭梁、版維修工法之探討—以台中港老舊碼頭為例」,第42屆海洋工程研討會,論文編號D2,基隆市,109年11月19-20日。
彭獻生、陳豪吉、楊承霖、吳崇豪,「轉爐石應用於擠壓砂樁之可行性研究」,第15屆結構工程研討會及第5屆地震工程研討會,論文編號303,台南市,109年9月2-4日。
陳豪吉、彭獻生、彭冠華、賴怡君,「淨水污泥添加紡織污泥燒製輕質粒料之可行性探討」,第15屆結構工程研討會及第5屆地震工程研討會,論文編號303,台南市,109年9月2-4日。
施乃權、莊清鏘、吳崇豪、彭獻生,「廢輪胎橡膠細骨材淨水污泥混凝土之研究」,第15屆結構工程研討會及第5屆地震工程研討會,論文編號222,台南市,109年9月2-4日。
彭獻生、陳豪吉、吳崇豪、張慶庸,「自來水淨水污泥產製無筋混凝土之研究」,台灣混凝土學會2019年混凝土工程研討會,論文編號98,台北市,108年11月28-29日。
吳崇豪、陳豪吉、彭獻生、吳韋進,「混凝土摻加淨水污泥配比之研究」,台灣混凝土學會2019年混凝土工程研討會,論文編號25,台北市,108年11月28-29日。
彭獻生、陳豪吉、林杰宏,「輕質骨材混凝土隔熱及防火性能研究」,台灣混凝土學會2011年混凝土工程研討會,論文編號D-03,台南市,100年11月18-19日。
彭獻生、陳豪吉、劉得弘、王順元,「高壓灌漿混凝土之產製及力學性質研究」,台灣混凝土學會2009年混凝土工程研討會,論文編號E-01,台中市,98年11月6-7日。
吳崇豪、陳豪吉、顏聰、彭獻生,「預拌土壤材料 (RMSM) 之基本性質改善研究」,台灣混凝土學會2007年混凝土工程研討會,論文編號E-02,台北市,96年11月2-3日。
陳豪吉、彭獻生,「廢混凝土再利用施工規範及案例」,營建廢混凝土再利用管理申報系統講習會,新竹,民國96年3月29日。
彭獻生、陳豪吉、吳崇豪、廖秋雄,「預拌土壤材料 (RMSM) 之開發與研究」,第八屆結構工程研討會,論文編號D-002,南投,日月潭,95年9月1-3日。
陳豪吉、彭獻生、楊宗岳、姜乃仁,「混凝土耐久性之新試驗方法研發」,第八屆結構工程研討會,論文編號D-004,南投,日月潭,95年9月1-3日。
林建國、陳豪吉、彭獻生、周軒戎,「以再生粒料作為細骨材及卜作嵐材料之可行性探討」,第八屆結構工程研討會,論文編號D-001,南投,日月潭,95年9月1-3日。
陳豪吉、蔡文博、林政毅、彭獻生,「再生粒料混凝土塊之產製技術與應用」,第八屆結構工程研討會,論文編號D-023,南投,日月潭,95年9月1-3日。
劉得弘、陳豪吉、彭獻生、廖偉皓,「輕質混凝土樑之疲勞行為」,第二屆輕質骨材混凝土研討會,第221-250頁,台中市,94年10月27-28日。
彭獻生、吳騏、丁嘉賢、林建宏,「三峽工程三期截流與RCC圍堰施工之探討」,2004年台灣土木水利工程研究生赴大陸長江三峽工程現地見習活動工程研習成果論文集,第5-26頁,財團法人中興工程科技研究發展基金會,93年11月26日。
彭獻生、陳豪吉、許茲榮、楊宗岳,「預鑄輕質混凝土空心磚之產製技術及其性質」,第七屆結構工程研討會,論文編號D24,桃園,大溪,93年8月22-24日。
陳豪吉、彭獻生、吳崇豪、王順元,「以旋窯燒製水庫淤泥輕質骨材之研究」,第七屆結構工程研討會,論文編號D17,桃園,大溪,93年8月22-24日。
林建國、陳豪吉、彭獻生、陳胤成,「輕質骨材應用於自充填混凝土之研究」,第七屆結構工程研討會,論文編號D23,桃園,大溪,93年8月22-24日。
楊宗岳、朱明信、彭獻生、龍忠義,「震害受損RC結構物補強後結構行為之研究」,第七屆結構工程研討會,論文編號O12,桃園,大溪,93年8月22-24日。
蔡文博、陳豪吉、彭獻生,「營建廢棄物之資源化應用研究」,第一屆資源工程研討會,第511-521頁,台南市,93年3月25日。
彭獻生、陳豪吉、蔡文博,「營建廢棄物資源化處理為再生粒料之應用案例研究」,兩岸營建環境及永續經營研討會,第163-174頁,台北市,92年12月20-21日。
陳豪吉、顏聰、彭獻生、王順元,「以水庫淤泥燒製人造輕質骨材之產業化技術研究」,兩岸營建環境及永續經營研討會,第211-222頁,台北市,92年12月20-21日。
彭獻生、陳豪吉、林建國,「營建廢棄物再生粒料在公路工程上之應用案例研究」,第十八屆廢棄物處理技術研討會,論文編號B-01,台中市,92年11月28-29日。
陳豪吉、彭獻生、陳冠宏,「再生粒料組成對再生混凝土力學性質之影響」,第五屆鋪面材料再生學術研討會,第81-88頁,台中,霧峰,91年10月3-4日。
陳豪吉、邱建豪、彭獻生、林秉勳,「營建廢棄物再生粒料之技術規範研究」,第五屆鋪面材料再生學術研討會,第89-96頁,台中,霧峰,91年10月3-4日。
彭獻生、陳豪吉、顏聰,「波索蘭材料對再生混凝土強度及工作性之影響」,第六屆結構工程學術研討會,論文編號C07,屏東,墾丁,91年8月26-28日。
陳豪吉、廖惇治、彭獻生,「磚類廢棄物應用為再生骨材之研究」,第六屆結構工程學術研討會,論文編號C24,屏東,墾丁,91年8月26-28日。
【技術報告】
陳育聖、黃正翰、彭獻生、謝禎謙,「低蘊含碳建築評估模式研究暨低碳混凝土之技術開發與應用研究」,財團法人臺灣營建研究院研究報告,民國113年12月。
呂良正、劉光晏、陳育聖、彭獻生,「卜特蘭石灰石水泥 (PLC) 低碳混凝土耐震性能試驗計畫」,根基營造股份有限公司委託研究報告,民國113年6月。
蕭興臺、楊慕忠、彭獻生,「捷運劍潭站屋頂懸吊系統自動化監測作業及結構安全檢視與評估 (RX-153標)」,台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局研究報告,民國112年1月。
蕭興臺、李東明、彭獻生,「金瓜石礦業水圳橋遺跡先期調查與活化研究」,新北市立黃金博物館研究報告,民國110年12月。
唐彥博、張偉斌、蕭興臺、吳東昇、李東明、楊東華、曹文琥、莊昀、彭獻生,「教育部優化技職校院實作環境計畫-『建築智慧化技術』菁英訓練基地建置計畫」,教育部技職教育司研究報告,民國110年8月。
陳豪吉、彭獻生、林佑任,「轉爐石於擠壓砂樁及混拌浚泥之應用研究」,中國鋼鐵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報告,民國109年11月。
陳豪吉、王順元、彭獻生,「廢棄物高值資源化再製輕質粒料」,行政院科技部研究報告,民國108年10月。
林杰宏、莊睦雄、李明澔、彭獻生、郭治平、陳以瑛,「社區自主關懷教育與防災諮詢輔導計畫」,內政部建築研究所研究報告,民國101年12月。
林杰宏、莊睦雄、李明澔、彭獻生、郭治平,「社區自主關懷與安全管理應用推廣計畫」,內政部建築研究所研究報告,民國100年12月。
林杰宏、邱晨瑋、陳明仁、莊睦雄、李明澔、彭獻生、簡奉宗,「基隆市100年災害防救深耕計畫」,基隆市消防局研究報告,民國100年12月。
鄭明淵、游張松、楊成發、楊錦懷、謝佑明、林怡均、彭獻生等,「無線射頻辨識 (RFID) 於MEGA House之應用研究與推廣計畫」,內政部建築研究所研究報告,民國99年12月。
陳豪吉、顏聰、彭獻生、劉得弘,「高強度輕質預鑄牆板之產製技術開發」,內政部建築研究所研究報告,民國95年12月。
林宜清、陳豪吉、顏聰、彭獻生、吳崇豪,「預拌土壤材料 (RMSM) 之應用與品管研究」,經濟部水利署研究報告,民國95年12月。
林宜清、陳豪吉、顏聰、彭獻生、吳崇豪,「現地開挖土壤之回收再利用-CLSM」,經濟部水利署研究報告,民國94年12月。
陳豪吉、顏聰、方富民、林政毅、彭獻生、蔡文博,「再生粒料混凝土塊應用於水土保持工程之研究及施工規範研訂」,農委會水土保持局研究報告,民國94年12月。
陳豪吉、林宜清、顏聰、彭獻生、蔡文博,「營建廢棄物再生粒料之應用輔導與品質管制」,經濟部水利署研究報告,民國93年12月。
陳豪吉、顏聰、林政毅、彭獻生、蔡文博,「再生粒料應用於水土保持工程之推動研究與輔導試驗工程」,農委會水土保持局研究報告,民國93年12月。
陳豪吉、黃玉麟、李維峰、彭獻生等,「廢棄混凝土應用於公路構造物中規範草案研擬(二)」,行政院交通部研究報告,民國92年10月。
陳豪吉、黃玉麟、顏聰、彭獻生等,「廢混凝土及磚瓦類材料再生利用標準規範訂定」,工業技術研究院研究報告,民國91年7月。
研究計畫 Research Projects
【產學合作計畫】
協同主持人,2023.09.~2026.12.,"臺中市社會住宅建置BIM施工竣工模型執行計畫(第三期)",臺中市政府住宅發展工程處。
協同主持人,2020.04.~2025.12.,"臺中市社會住宅建置BIM施工竣工模型執行計畫(第二期)",臺中市政府住宅發展工程處。
協同主持人,2023.04.~2024.01.,"新北市112年度水患自主防災社區推動暨維運計畫",新北市政府水利局。
協同主持人,2023.04.~2023.10.,"112年度烏來區孝義里防災社區推動計畫",新北市政府原住民族行政局。
協同主持人,2022.09.~2023.08.,"港灣底泥再利用於工程材料上之應用評估委託專業服務",臺灣港務股份有限公司。
協同主持人,2022.06.~2023.01.,"新北市111年度水患自主防災社區推動暨維運計畫",新北市政府水利局。
協同主持人,2022.02.~2022.12.,"111年度新竹縣既有水患自主防災社區更新運轉輔導",新竹縣政府工務處。
協同主持人,2013.06.~2013.12.,"102年度節能風水師服務團計畫",臺北市政府建築管理工程處。
計畫主持人,2013.04.~2013.11.,"102年度新竹縣易淹水地區水患自主防災社區推動計畫",新竹縣政府工務處。
計畫主持人,2013.04.~2013.11.,"102年度桃園縣易淹水地區水患治理非工程措施推動計畫",桃園縣政府水務局。
協同主持人,2012.04.~2013.06.,"臺北市建築物雨水貯留設施技術規範之訂定",臺北市政府工務局水利工程處。
協同主持人,2012.06.~2012.12.,"新竹縣易淹水地區水患治理非工程措施推動計畫",新竹縣政府工務處。
證照 Licences & Certifications
ISO 14064-1組織型碳盤查主任查證員
ISO 14067產品碳足跡主任查證員
iPAS淨零碳規劃管理師
公共工程品管工程師
施工安全評估人員
營造業甲種職安衛業務主管
Revit for Architecture
仲裁人
危老重建推動師
防災士
iPAS 3D列印積層製造工程師
TAF測試/校正實驗室人員
英語領隊
華語導遊
華語領隊
體育運動舞蹈C級教練
指導碩士論文 Supervision of Master's Theses
指導實務專題 Mentoring of Practice Projects
112學年度,吳承諺、黃若庭、黃威豪、孫淳紜,自癒混凝土(MICP工法)修復性能試驗研究,佳作。
112學年度,盧冠硯、姚睿祈、陳鈺姍、俞俊宇,以咖啡渣替代混凝土中細骨材之可行性研究,佳作。(莊昀老師共同指導)
111學年度,廖宸瑋、于小妍、蔡孟翮、劉芸甄、蘇于翔,全球氣候變遷下各國營建業減碳策略之成效比較分析,第三名。
110學年度,楊勝全、周佳瑩、司艾珊、余偲佑、趙晉緯、潘續彰,無收縮修補砂漿加海菜粉之黏著強度研究,第二名。(林國禎老師共同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