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任師資
謝孟勳 助理教授
姓名:
謝孟勳
職稱:
助理教授
研究室:
光復樓503-2室
分機:
02-29313416 #2433
信箱:
hsiehmh.fcu@gmail.com
學歷:
逢甲大學土木及水利工程研究所 博士
專長:
結構工程、大地工程、營建管理、地震防災、坡地防災、建築都市、防災體系
經歷:
逢甲大學營建及防災研究中心 / 研究副教授、研究助理教授
福建理工大學管理學院工程管理專業 / 副教授
閩南理工土木工程學院土木工程專業、建築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專業 / 副教授
逢甲大學土木工程學系 / 約聘助理教授
東盟營造股份有限公司 / 專案經理
逢甲大學土木工程學系、水利工程與資源保育學系、通識教育中心;健行科大土木工程系 ;大葉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 兼任助理教授
福建理工大學、三明學院兩岸合作辦學計畫協同教學教師
教授課程:
結構領域:工程力學、材料力學、結構學、鋼筋混凝土、鋼結構設計、建築結構系統、地震工程、耐震評估與補強、建築構法
防災領域:防災監測與檢測、都市防災規劃
營管領域:建築資訊模型、BIM營建生產力分析實作、專案管理、工程圖學、建築構法
近年研究領域:
建物耐震能力評估與補強工法
建築物地震易損性與損失評估
坡地易損性與不安定土砂評估
集水區漂流木產量分析與評估
BIM應用於營建全生命週期管理
主要著作 Publications
【期刊論文】
Meng-Hsun Hsieh, Jeng-Wen Lin, Yu-Jen Li (2024, Nov.). Factor-Based Probability Model for Vulnerability Assessment of Slopes Subjected to Earthquakes. Natural Hazards. (SCIE, EI) doi.org/10.1007/s11069-024-07029-7
Jeng-Wen Lin, Meng-Hsun Hsieh, Yu-Jen Li (2020, Feb.). Factor Analysis for the Statistical Modeling of Earthquake-Induced Landslides. Frontiers of Structural and Civil Engineering, 14(1), 123-126. (SCIE, EI) doi.org/10.1007/s11709-019-0582-y
Tsu-Chiang Lei, Yi-Min Huang, Bing-Jean Lee, Meng-Hsun Hsieh, Kuan-Ting Lin (2014, Nov.). Development of an Empirical Model for Rainfall-Induced Hillside Vulnerability Assessment- A Case Study on Chen-Yu-Lan Watershed, Nantou, Taiwan. Natural Hazards, 74(2), 341-373. (SCIE, EI) doi.org/10.1007/s11069-014-1219-z
Meng-Hsun Hsieh, Bing-Jean Lee, Tsu-Chiang Lei, Jer-Yan Lin (2013, Oct.). Development of Medium- and Low-Rise Reinforced Concrete Building Fragility Curves Based on Chi-Chi Earthquake Data. Natural Hazards, 69(1), 695-728. (SCIE, EI) doi.org/10.1007/s11069-013-0733-8
楊秋珠,謝孟勳,張碧韓,沈志金,侯乃德,張秀敏 (2019.09)。基於BIM的施工全生命週期管理應用研究。居業,2019(9), 93-95。(CN,基金項目:福建省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基金導師)
雷祖強,詹雯州,李秉乾,謝孟勳 (2016.03)。地震災害引發避難救災路網阻斷風險之研究-以台中市高易致災地區為例。都市與計畫,43(1), 59-87。(TSSCI) doi.org/10.6128/CP.43.1.59
張函儒,謝孟勳,李准勝,連惠邦,陳文福 (2016.03)。台中市和平區松茂部落遷建備選地調查及適宜性分析。水土保持,48(1),1567-1588。
謝孟勳,李秉乾 (2014.08)。以網格集群最大概似法建立建築物易損性曲線。中華防災學刊,6(2), 221-237。(102年度中華防災學會會員大會論文競賽博士班組第一名) 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20784880-201408-201411190036-201411190036-221-237
黃彥豪,謝孟勳,方耀民,李秉乾 (2010.04)。無線感測網路技術應用於施工期環境監測之研究。工程,83(2),50-60。
李秉乾,李孟勳,吳燦彣,謝孟勳 (2000.09)。壁式橋柱以碳纖維包覆耐震補強之研究。土木工程技術,第四卷,第三期,第155~165頁。
【研討會論文】
Meng-Hsun Hsieh (2024, Sep.). Evaluating Earthquake-Induced Landslide Potential Under Different Scenarios Using Empirical Landslide Fragility Model - A Case study on Taiwan. The 7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Debris Flows: Disasters, Risk, Forecast, Protection (DF2024), Chengdu, China.
Meng-Hsun Hsieh, Bing-Shyan Lin, Jeng-Wen Lin (2023, Nov.). Development of Earthquake-Induced Landslide Fragility Analysis Based on Earthquake Data. Mediterranean Geosciences Union-23 (MedGU 2023), Istanbul, Turkey. (SCI Proceedings)
Bing-Shyan Lin, Meng-Hsun Hsieh, Hui-Chi Hsu (2023, Nov.). Safety Strategy under Small Block Surface Monitoring for Large-Scale Potential Landslide Area in Eastern Taiwan after Heavy Rainfall and Strong Earthquake. Mediterranean Geosciences Union-23 (MedGU 2023), Istanbul, Turkey. (SCI Proceedings)
Yi-Min Huang, Tsu-Chiang Lei, Meng-Hsun Hsieh, Bing-Jean Lee (2018, Jun.). Development of Landslide Fragility Curves Model in Taiwan. The Third CICHEJSCE Joint Workshop in 2018, Taichung, Taiwan.
Chen-Yang Lee, Bing-Jean Lee, Yi-Min Huang, Tsu-Chiang Lei, Meng-Hsun Hsieh, Hsin-Ping Wang, Yao-Min Fang, Hsiao-Yuan Yin (2017, Sep.). Risk Assessment of Landslide by using Fragility Curves - A Case Study in Shenmu, Taiwan. 5th GEDMAR, Taipei, Taiwan.
Yi-Min Huang, Tsu-Chiang Lei, Meng-Hsun Hsieh, Yao-Min Fang, Ming-Chang Tsai, Tien-Yin Chou, Chen-Yang Lee, Hsiao-Yuan Yin, Hsiao-Yu Huang (2016, May). Empirical Landslide Warning Model Using Fragility Curves for Ci-Shan Watershed in Taiwan. 13th INTERPRAEVENT, Lucerne, Switzerland.
Meng-Hsun Hsieh, Bing-Jean Lee, Tsu-Chiang Lei (2014, Nov.). Development of Empirical Landslide Fragility Curves Base on the Regional Event Database. 2nd Asia Conference on Urban Disaster Reduction, Taipei, Taiwan.
Meng-Hsun Hsieh, Tsu-Chiang Lei, Yi-Min Huang, Bing-Jean Lee, Re-Yang Lee (2014, Oct.). Development of a Warning Assessment Model for Rainfall-Induced Landslides Hazard Based on Landslide Vulnerability Curves. The 35th Asia Conference on Remote Sensing, Nay Pyi Taw, Myanmar.
Tsu-Chiang Lei, Kuan-Ting Lin, Bing-Jean Lee, Yi-Min Huang, Yi- Siang Su, Young-Chung Chuang, Meng-Hsun Hsieh (2013, May.). Development of an Empirical Model for Rainfall-induced Landslide Hazard Assessment.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Remote Sensing 2013, Chiba, Japan.
Meng-Hsun Hsieh, Bing-Jean Lee, Tsu-Chiang Lei, Yahn-Bin Maa (2012, May), A Study on Regional Management of Natural Disasters Prevention and Protection in a Special Municipality, The 8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Social Management Systems SSMS2012, No. 71, Kaohsiung, Taiwan.
Meng-Hsun Hsieh, Fang-Ti Shiu, Tsu-Chiang Lei, Bing-Jean Lee (2010, Apr.), “A Study of Earthquake Safety Network Risk Analysis by Seismic Fragility of Building”, INTERPRAEVENT 2010-International Symposium in Pacific Rim, Taipei, Taiwan.
Meng-Hsun Hsieh, Yao-Min Fang, Bing-Jean Lee (2008, Nov.), “Monitoring and Assessment of Prestressing Force Loss on Prestressed Cantilever Bridge - A case study of Xin-Sheng Bridge”, Eleventh East Asia-Pacific Conference on Structural Engineering & Construction, Taipei, Taiwan.
Meng-Hsun Hsieh, Bing-Jean Lee, Tsu-Chiang Lei, Cheng-Ting Wu (2007, Nov.), Seismic Fragility Curves Analysis of Bridges Based on the Chi-Chi Earthquake Data, The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Urban Disaster Reduction, No.130, Taipei, Taiwan.
Meng-Hsun Hsieh, Bing-Jean Lee (2007, Oct.), “The Analysis of the Brick Wall With RC Frame by Using the Ultimate-softened Truss Model”,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odern Trends in Structural Engineering for Seismic Design, Ariel, Israel.
謝孟勳、李秉乾、鍾侑達 (2025.07)。集水區坡地漂流木產量機率評估模型之研究。第25屆海峽兩岸暨港澳環境資源與生態保育學術研討會,青海,中國。
謝孟勳,林正紋,廖慧妏,李祐瑄 (2023.06)。結合崩塌機率模式與GIS系統之地震早期評估方法,臺南,臺灣。2023台灣地理資訊學會年會暨學術研討會。
謝孟勳,黃亦敏,李秉乾,雷祖強,方耀民,尹孝元,王欣萍, 陳酉昌 (2018.12)。應用坡地易損性曲面評估坡地淺層崩塌雨量警戒值之研究。2018中華水土保持研討會,臺中,臺灣。
謝孟勳,林正紋,李秉乾,李佑任,陳酉昌 (2017.12)。以經驗分析法發展地震引致崩塌之坡地易損性曲線。2017中華水土保持研討會,臺中,臺灣。
謝孟勳,李秉乾,雷祖強,黃亦敏,尹孝元,徐裕博 (2017.08)。降雨引致坡地易損性分析方法的發展與建立-以臺灣南部集水區為例。2017海峽兩岸水土保持學術研討會,成都,中國。
黃亦敏,雷祖強,李秉乾,謝孟勳,王欣萍,方耀民 (2017.08)。應用易損性模式評估崩塌潛勢—以臺灣神木區為例。2017海峽兩岸水土保持學術研討會,成都,中國。
李秉乾,謝孟勳,降雨引致崩塌之坡地易損性曲面研究 (2016.04)。第3屆逢甲-同濟土木工程防災學術暨教學研討會,臺中,臺灣。
謝孟勳,吳俊鋐,連惠邦 (2015.11)。原住民族部落防災型遷建作業機制與關鍵課題-以台中市和平區松茂部落為例。2015臺灣災害管理研討會,臺北,臺灣。
謝孟勳,王維毓,徐裕博,王子杰,李秉乾 (2015.06)。以坡地易損性曲線建構坡地崩塌風險評估模式之研究。2015臺灣地理資訊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臺中,臺灣。
李秉乾、雷祖強、謝孟勳、方耀民、黃亦敏、蔡明璋、陳美珍、尹孝元、黃效禹、李伯薔 (2014.12)。坡地易損性曲線應用於崩塌警戒模式之研究。2014年中華水土保持學會年會及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集,臺中,臺灣。
謝孟勳、李秉乾、雷祖強 (2014.11)。建築物易損性曲線應用於震災緊急運送路徑之選擇。2014臺灣災害管理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臺灣。
謝孟勳、雷祖強、李秉乾、林冠廷、謝昂泰、王子杰 (2013.12)。坡地脆弱度曲線在廣域崩塌評估之應用。2013年中華水土保持學會年會及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集,臺中,臺灣。
王子杰、謝孟勳、謝昂泰、雷祖強、李秉乾 (2013.11)。基於震災損失之地震風險分區之研究-以臺中市為例。2013臺灣災害管理研討會,臺北,臺灣。
李秉乾、謝孟勳、雷祖強、施孝霖、周良皡 (2012.11)。莫拉克颱風造成之崩塌易損性曲線研究。2012臺灣災害管理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臺灣。
林冠廷、李秉乾、雷祖強、謝孟勳 (2012.10)。建立坡地災害崩塌評估之易損性曲線-以陳有蘭溪流域為例。101年度農業工程研討會論文集,臺中,臺灣。
邱永芳、謝明志、張道光、張智元、雷祖強、廖為忠、謝孟勳、張晏魁 (2012.07)。山區道路易致災路段調查評估、風險分析及監測預警管制技術之研發。100年度行政院災害防救應用科技方案成果研討會,臺北,臺灣。
林冠廷、李秉乾、雷祖強、謝孟勳、周良皡 (2012.06)。建立具有時空特徵之山坡地崩塌易損性曲線-以陳有蘭溪流域為例。2012台灣地理資訊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中,臺灣。
雷祖強、潘堂盛、李秉乾、陳昶憲、葉昭憲、李瑞陽、陳柏蒼、謝孟勳、陳坤鈺、林俞伶、陳勝義 (2012.06)。市民災害防救手冊規劃設計-以花蓮市為例。2012台灣地理資訊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中,臺灣。
周良暭、謝孟勳、李秉乾 (2011.11)。緊急避難收容場所之簡易適震性評估方法。臺灣災害管理研討會,臺北,臺灣。
李秉乾、金仲達、謝孟勳、黃彥豪、方耀民、李皇辰、陳明賢、劉峻銘 (2009.09)。無線感測網路導入魚道洄游監測之研發應用。環境論文研討會,臺中,臺灣。
李秉乾、謝孟勳、李維峰、連惠邦、郭庭佑、林鼎軒 (2009.07)。水土保持工程施工期對環境生態之衝擊及改善對策研究。(第13屆)營建工程與管理學術研討會,屏東,臺灣。
徐方繹、雷祖強、謝孟勳、李秉乾 (2009.05)。建物易損性應用於地震路網風險評估之研究。全國土地管理與開發學術研討會,臺南,臺灣。
謝孟勳、雷祖強、李秉乾、徐方繹、胡智淵 (2008.12)。不同機率分布條件下建立建物易損性曲線之研究。臺灣災害管理研討會,臺北,臺灣。
李秉乾、雷祖強、謝孟勳、黃彥豪 (2008.12)。漂流木對河道衝擊影響之研究。臺灣災害管理研討會,臺北,臺灣。
李秉乾、雷祖強、葉惠中、謝孟勳、管立豪、邵龍雨、陳達祺、賴正偉、黃彥豪 (2008.05)。集水區漂流木生產量評估之研究。第六屆數位地球國際研討會,臺北,臺灣。
李秉乾、謝孟勳、李劼展 (2006.12)。盤式支承系統耐震性能導向試驗及分析研究。中華民國第三十屆力學會議,彰化,臺灣。
李秉乾、許盈松、謝孟勳、彭元俊、張志瑋 (2005.12)。水庫淤泥壓密固結處理之研究。中華民國第二十九屆力學會議,新竹,臺灣。
李秉乾、廖為忠、廖益盛、吳樺一、謝孟勳 (2004.12)。以雙L型樑試驗量測複合材料貼片與混凝土界面混合模式破壞韌性之數值分析。中華民國第二十八屆力學會議,臺北,臺灣。
李秉乾、林逸英、李劼展、謝孟勳 (2004.12)。以剝離試驗測量混凝土與複材界面黏結強度。中華民國第二十八屆力學會議,臺北,臺灣。
謝孟勳、李秉乾、孫崇斌、吳樺一 (2004.08)。加強磚造構架面內及面外耐震補強實驗及評估研究。中華民國第七屆結構工程研討會,桃園,臺灣。
李秉乾、謝孟勳、孫崇斌、詹勳源 (2004.08)。含磚牆RC構架極限軟化桁架模型分析之研究。中華民國第七屆結構工程研討會,桃園,臺灣。
謝孟勳、李秉乾、廖為忠 (2003.12)。加強磚造構架耐震能力試驗與評估。第二十七屆全國力學會議,臺南,臺灣。
謝孟勳、李秉乾、廖為忠、張順賓 (2003.12)。圓形橋柱以碳纖維包覆補強評估及驗證。第二十七屆全國力學會議,臺南,臺灣。
李秉乾、孫崇斌、詹勳源、謝孟勳 (2003.09)。有邊界柱樑之磚牆極限軟化桁架分析及面外試驗。逢甲大學提昇私大研發能量成果研討會,臺中,臺灣。
李秉乾、謝孟勳 (2002.12)。加強磚造構架耐震評估與補強之研究。提昇私大研發能量成果研討會,臺中,臺灣。
李秉乾、李孟勳、吳燦彣、謝孟勳 (2000.02)。壁式橋柱以碳纖維包覆耐震補強之研究。鋼筋混凝土橋柱耐震補強研討會,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臺北,臺灣。
【學位論文】
以網格集群最大概似法建立建築物易損性曲線及其應用於震災緊急運送路徑之選擇 (2013.06)。逢甲大學土木及水利工程研究所,博士學位論文。
加強磚造構架耐震能力評估與補強 (2002.06)。逢甲大學土木及水利工程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專書、技術報告】
謝孟勳 (2024.12)。震後不安定土砂災害評估模式與潛勢分析之研究 。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創新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李秉乾、謝孟勳 (2024.12)。以機率風險評估模型預測集水區漂流木生產量之研究。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創新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謝孟勳 (2023.12)。坡地易損性分析應用於BigGIS系統發展高風險聚落之震後快速評估。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創新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謝孟勳等人 (2022.12)。結合崩塌機率模式與BigGIS系統發展震後坡地崩塌之評估。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創新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李秉乾、雷祖強、黃亦敏、謝孟勳等人 (2022.12)。利用深度學習精進坡地社區自主防災之崩塌風險評估模式。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委託計畫成果報告。
謝孟勳等人 (2021.12)。基於不同情境條件之震後坡地崩塌影響評估研究。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創新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李秉乾、雷祖強、黃亦敏、謝孟勳等人 (2021.12)。人工智慧技術於坡地社區自主防災可行性研究-以崩塌災害為例。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委託計畫成果報告。
謝孟勳等人 (2020.12)。應用崩塌機率模式評估震後坡地崩塌影響之研究。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創新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李秉乾、雷祖強、黃亦敏、謝孟勳等人 (2020.12)。自適性坡地崩塌評估模式於崩塌災害警戒管理之研究。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委託計畫成果報告。
謝孟勳等人 (2019.12)。崩塌機率模式應用於地震引致崩塌危害評估之研究。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創新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李秉乾、雷祖強、黃亦敏、謝孟勳等人 (2019.12)。應用人工智慧技術發展坡地崩塌風險評估模式。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委託計畫成果報告。
Yi-Min Huang, Tsu-Chiang Lei, Bing-Jean Lee, Meng-Hsun Hsieh (2019.09). Landslide Potential Evaluation Using Fragility Curve Model. In Landslides - Investigation and Monitoring, 1st ed.; Ray, R., Lazzari, M., Eds.; Intech Open: London, UK.
林標鋒、卓海旋、陳凌杰 (2019.08)。BIM應用:Revit建築案例教程(全新修訂)。北京大學出版社,ISBN 978-7-301-29693-6。(專家編審指導委員會委員)
林沙珊、謝孟勳 (2019.03)。基於BIM技術在裝配式建築全生命週期管理的運用探究。福建省教育廳,委託計畫成果報告。
謝孟勳等人 (2018.12)。應用易損性分析發展震後山區災害潛勢評估模式之研究。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創新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謝孟勳 (2018.12)。閩台校企科研合作平臺-BIM技術在全生命週期管理人才培養機制的研究。廈門瑞助建築工程顧問有限公司,創新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李秉乾、雷祖強、謝孟勳等人 (2018.12)。應用坡地易損性模式於坡地災害損失評估及警戒模式研究。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委託計畫成果報告。
許聖富、謝孟勳等人 (2018.07)。臺中市共同管道整體通盤檢討委託規劃技術服務。台中市政府建設局,委託計畫技術報告。
謝孟勳等人 (2017.12)。地震引致崩塌之坡地易損性曲線建立-以921地震為例。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創新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李秉乾、雷祖強、謝孟勳等人 (2017.12)。應用坡地易損性模式於整合式重點聚落崩塌風險與警戒機制研析。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委託計畫成果報告。
李秉乾、雷祖強、謝孟勳等人 (2017.03)。105年應用坡地易損性模式於崩塌風險與警戒機制研析。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委託計畫成果報告。
李秉乾、雷祖強、謝孟勳等人 (2015.12)。104年應用坡地易損性模式於崩塌風險評估與警戒模式研析。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委託計畫成果報告。
吳俊鋐、謝孟勳等人 (2015.04)。臺中市和平區梨山里松茂部落遷建實施計畫(部落遷建調查規劃作業)。臺中市原住民族事務委員會,委託計畫成果報告。
李秉乾、劉純之、雷祖強、謝孟勳等人 (2014.12)。易損性曲線於坡地崩塌警戒模式應用與坡地巨災保險研析。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委託計畫成果報告。
林秉賢、連惠邦、李準勝、冀樹勇、謝孟勳等人 (2014.04)。102年屏東縣來義鄉來義村潛在大規模崩塌地區調查監測計畫。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委託計畫成果報告。
研究計畫 Research Projects
【國科會計畫】
建物損害機率模式應用於大規模震災緊急運送路徑決策之研究。107年度自然司,個別型研究計畫。科技部補助專題研究計畫,MOST 107-2119-M-035-001。(計畫主持人)
崩塌機率模式應用於降雨引致崩塌臨界值評估之研究。105年度工程司,個別型多年期計畫。科技部補助專題研究計畫,MOST 105-2221-E-035-017-MY2。(偕同研究)
應用易損曲線於坡地崩塌機率與災損分析之研究。103年度工程處,個別型研究計畫。科技部補助專題研究計畫,MOST 103-2221-E-035-041。(偕同研究)
以經驗法建構廣域坡地崩塌機率模式之研究。102年度工程處,個別型研究計畫。國科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NSC 102-2221-E-035-060。(偕同研究)
【專題研究計畫】
震後地文脆弱度變異與不安定土砂快速評估方法之研究。計畫期間:2025年2月~2025年12月,補助單位: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計畫主持人)
震後不安定土砂災害評估模式與潛勢分析之研究。計畫期間:2024年2月~2024年12月,補助單位: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計畫主持人)
以機率風險評估模型預測集水區漂流木生產量之研究。計畫期間:2024年2月~2024年12月,補助單位: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
坡地易損性分析應用於BigGIS系統發展高風險聚落之震後快速評估。計畫期間:2023年2月~2023年12月,補助單位: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計畫主持人)
結合崩塌機率模式與BigGIS系統發展震後坡地崩塌之評估。計畫期間:2022年2月~2022年12月,補助單位: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計畫主持人)
利用深度學習精進坡地社區自主防災之崩塌風險評估模式。計畫期間:2022年1月~2022年12月,補助單位: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
基於不同情境條件之震後坡地崩塌影響評估研究。計畫期間:2021年2月~2021年12月,補助單位: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計畫主持人)
人工智慧技術於坡地社區自主防災可行性研究-以崩塌災害為例。計畫期間:2021年1月~2021年12月,補助單位: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
應用崩塌機率模式評估震後坡地崩塌影響之研究。計畫期間:2020年2月~2020年12月,補助單位: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計畫主持人)
自適性坡地崩塌評估模式於崩塌災害警戒管理之研究。計畫期間:2020年1月~2020年12月,補助單位: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
預鑄構件應用於水土保持工程構造物之研究。計畫期間:2019年4月~2019年12月,補助單位: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
崩塌機率模式應用於地震引致崩塌危害評估之研究。計畫期間:2019年2月~2019年12月,補助單位: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計畫主持人)
應用人工智慧技術發展坡地崩塌風險評估模式。計畫期間:2019年1月~2019年12月,補助單位: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
應用易損性分析發展震後山區災害潛勢評估模式之研究。計畫期間:2018年2月~2018年12月,補助單位: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計畫主持人)
應用坡地易損性模式於坡地災害損失評估及警戒模式研究。計畫期間:2018年1月~2018年12月,補助單位: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
基於BIM技術在裝配式建築全生命週期管理的運用探究。計畫期間:2017年7月~2019年3月,補助單位:福建省教育廳。
地震引致崩塌之坡地易損性曲線建立-以921地震為例。計畫期間:2017年2月~2017年12月,補助單位: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計畫主持人)
應用坡地易損性模式於整合式重點聚落崩塌風險與警戒機制研析。計畫期間:2017年1月~2017年12月,補助單位: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
105年應用坡地易損性模式於崩塌風險與警戒機制研析。計畫期間:2016年4月~2017年3月,補助單位: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
104年應用坡地易損性模式於崩塌風險評估與警戒模式研析。計畫期間:2015年3月~2015年12月,補助單位: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
易損性曲線於坡地崩塌警戒模式應用與坡地巨災保險研析。計畫期間:2014年4月~2014年12月,補助單位: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
【產學合作計畫】
宜居部落建設計畫-居住環境品質提升計畫-112年屏東縣部落永續建設藍圖規畫。計畫期間:2024年1月~2024年12月,委託單位:屏東縣政府。(執行中)
海峽兩岸工程造價計價計量的對比分析。計畫期間:2021年12月~2022年11月,委託單位:平潭綜合實驗區交通與建設局。
閩台校企科研合作平臺-BIM技術在全生命週期管理人才培養機制的研究。計畫期間:2017年2月~2018年12月,委託單位:廈門瑞助建築工程顧問有限公司。(計畫主持人)
臺中市共同管道整體通盤檢討委託規劃技術服務。計畫期間:2016年8月~2018年7月,委託單位:台中市政府建設局。
103年屏東縣來義鄉來義村潛在大規模崩塌地區監測系統維運與擴充計畫。計畫期間:2014年8月~2015年5月,委託單位: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
臺中市和平區梨山里松茂部落遷建實施計畫(部落遷建調查規劃作業)。計畫期間:2014年8月~2015年4月,委託單位:台中市政府原住民族事務委員會。
102年屏東縣來義鄉來義村潛在大規模崩塌地區調查監測計畫。計畫期間:2013年8月~2014年4月,委託單位: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
獲獎 Awards
2024/09,獲Best Poster Award, The 7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Debris Flows: Disasters, Risk, Forecast, Protection (DF2024).
2024/05,獲中國科技大學特殊優秀人才獎勵。
2022/06,獲福建理工大學校級優秀畢業設計(論文)指導教師。
2019/06,獲閩南理工學院校級優秀畢業設計(論文)指導教師。
2017/11,獲106學年度論文著作傑出獎,逢甲大學。
2015/11,獲104學年度論文著作傑出獎,逢甲大學。
2015/05,獲2015專案管理大專教師優等獎,中華專案管理學會。
2014/05,獲2014專案管理大專教師優等獎,中華專案管理學會。
2014/05,獲2014雲端專案管理實務競賽第一名,中華專案管理學會。
2013/12,獲2013年度論文競賽博士班組優等獎(第一名),中華防災學會。
2002/06,獲畢業生學業優良獎(第一名),逢甲大學土木及水利工程研究所。
2002/01,獲2001~2002年度中華扶輪獎學生,財團法人中華扶輪教育基金會。
證照 Licences & Certifications
國際專案管理師 Project Management Professional (PMP)
PMA專案助理證書
Revit Architecture 2013 Certified Professional
Office Excel 2010 Expert, Word 2010 Expert, PowerPoint 2010 Expert, Access 2010
Microsoft Office Specialist Master
指導論文 Supervision of Master's Theses
廖彗妏 (2022),坡地易損性模式建立台灣北東部6條斷層地震崩塌資料庫-驗證於20210418花蓮地震事件中19個集水區,逢甲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Co-advisor)
李祐瑄 (2022),以坡地易損性模式建立台灣中南部斷層地震崩塌情境模擬,逢甲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Co-advisor)
康馨慈 (2021),地震誘發的坡地崩塌資料庫建立及斷層探討,逢甲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Co-advisor)
賴則丰 (2021),地震誘發崩塌之坡地易損性模式可靠度探討,逢甲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Co-advisor)
陳酉昌 (2017),人工智慧應用於降雨引致坡地崩塌之早期警戒,逢甲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Co-advisor)
董鴻誼 (2017),應用坡地崩塌易損性曲面於山區道路預警,逢甲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Co-advisor)
王維毓 (2016),以坡地易損性曲面建立崩塌警戒機率值之研究,逢甲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Co-advisor)
徐裕博 (2016),建立降雨引致崩塌之坡地易損性曲面及其驗證,逢甲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Co-advisor)
李佑任 (2016),使用經驗統計模式建立地震引致崩塌之坡地易損性曲線,逢甲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Co-advisor)
指導實務專題 Mentoring of Practice Projects
游弼閎、莊州、劉柏良、沈君翰 (2025),獲中國科技大學土木與防災系113學年度實務專題競賽第2名,題目:地震對坡地不安定土砂災害之影響評估與潛勢分析。
吳雙 (2022),福州水西林片區設計–基於BIM技術土建類聯合畢業設計,獲福建理工大學2022屆優秀畢業設計。
蘇俊 (2019),基於基於BIM技術在禦城國際大廈二期管綜設計與整合,獲閩南理工學院2019屆優秀畢業設計。
張秀敏、高莉莉、蔡蓉蓉、楊秋珠、洪雯娟 (2018),基於BIM的施工全生命週期管理應用研究,獲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畫,計畫編號:201812710013。
指導競賽獲獎 Mentoring Competition Winner
2022/06,吳雙、何志薇、林炆婷、高欣怡、賴志烽,「第八屆全國高校BIM畢業設計創新大賽–A模組:土建施工BIM建模與應用」,獎項:三等獎,主辦單位:中國土木工程學會。
2019/06,楊秋珠、周琳鑫、代中群,「第三屆全國中高等院校BIM電子招投標大賽」,獎項:二等獎、三等獎,主辦單位:中國土木工程學會。
2019/06,高莉莉、陳月蓉、雷美花,「第三屆全國中高等院校BIM電子招投標大賽」,獎項:二等獎、三等獎,主辦單位:中國土木工程學會。
2019/05,顏東升、嚴繼業、代中群、劉秀梅、周琳鑫,「第十屆全國高等院校學生斯維爾杯建築資訊模型(BIM)應用技能大賽」,獎項:全能獎二等獎、工程管理專項二等獎、工程設計專項二等獎、工程造價專項三等獎、綠色建築專項三等獎,主辦單位:中國建設教育協會。
2018/10,施良耀、王鶴城、施曉錚,「2018全國高等院校BIM應用技能比賽–建設工程崗位元從業技能模擬賽項」,獎項:金牌項目部獎第二名,主辦單位:中國建設教育協會。
2018/07,蔡蓉蓉、劉欣、洪雯娟、高莉莉、楊秋珠,「第四屆全國高校學生BIM應用技能網路大賽–專業BIM應用賽項」,獎項:團隊三等獎,主辦單位:中國建設教育協會。
2018/06,王鶴城、侯乃德、沈志金、蘇俊、高莉莉,「2018閩台建築資訊建模BIM競賽–建模賽、挑戰賽」,獎項:二等獎,主辦單位:臺灣省土木技師公會。
2018/06,侯乃德、沈志金、鄭航飛、王鶴城、張秀敏,「第四屆全國高校BIM畢業設計作品大賽–基於BIM的施工過程管理賽項」,獎項:二等獎,主辦單位:中國建築學會。
2018/06,楊秋珠、張秀敏、高莉莉,「2018全國中高等院校BIM招投標競賽」,獎項:全國一等獎、東南賽區一等獎、最佳技術標,主辦單位:中國土木工程學會。
2018/06,洪雯娟、劉欣、蔡蓉蓉,「2018全國中高等院校BIM招投標競賽」,獎項:全國三等獎,主辦單位:中國土木工程學會。
2017/11,沈志金、楊秋珠、張秀敏、洪雯娟,「2017年第二屆福建省高校建築資訊創新大賽–技術組」,獎項:金獎。主辦單位:福建省教育廳。
2017/11,胡鎮聰、吳宏濤、林秀英、林涵,「2017第二屆福建省高校建築資訊創新大賽–技術組」,獎項:銀獎,主辦單位:福建省教育廳。
2017/11,鄭航飛、蔡蓉蓉、劉欣、王鶴城,「2017第二屆福建省高校建築資訊創新大賽–技術組」,獎項:銀獎,主辦單位:福建省教育廳。
2017/06,侯乃德、沈志金、王鶴城、胡鎮聰,「兩岸建築資訊模型BIM競賽–一般組」,獎項:第三名,主辦單位:臺灣省建築師公會。
2016/11,李永進、侯乃德、鄭航飛,「2016福建省高校建築資訊管理應用創新大賽–本科組」,獎項:三等獎,主辦單位:福建省教育廳。
2016/06,陳東昀、陳易信、蕭予欣、潘紹元,「2016廈門與臺灣高校建築資訊模型BIM技術應用競賽」,獎項:三等獎,主辦單位:臺灣省建築師公會。